“你好!是某某嗎?我是某某商品電商物流客服,你從某某平臺購買的物品,因工作人員原因,導致物品丟失(損毀),現我公司對你物品價格進行賠償,請您提供一下你的銀行卡或者支付寶賬號......”警惕!這是“冒充電商物流客服”類電信詐騙典型的開場白。11月13日,新疆和碩縣公安局反詐中心通過實施精準勸阻,成功阻止一起“冒充電商物流客服”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,為群眾成功止損4500元。
當日17時30分許,和碩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收到了關于李女士的高危預警信息,有被詐騙風險,民警快速反應,立即上門勸阻預警對象,途中電話聯系一直占線并提示正在通話中,民警沿途詢問并找到李女士的住宅,當民警趕到現場時,李女士對民警的到來表示詫異,同時正在手機上的操作停止了。
據了解,李女士接到自稱是某電商物流客服的詐騙電話,騙子詢問李女士是否在“某平臺”上買過一套化妝品,李女士經核對后確認無誤,便對該“客服”的身份再無質疑。“客服”稱化妝品屬易碎品,由于疫情原因積壓過程中,化妝品被損壞,要給李女士進行理賠,李女士就按照對方要求,將對方添加為微信好友,而當看到對方的微信昵稱為“申請理賠”后,她對對方的身份,更加深信不疑,便按照“客服”要求點擊對方發來的虛假理賠鏈接,按對方要求填寫訂單號、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信息,隨后收到一個驗證碼,正當她要輸入驗證碼時,被民警緊急的敲門聲打斷,李女士才沒有進行下一步的操作。
“我以為電信詐騙離我們很遙遠,誰能知道一個小小的快遞理賠就有可能是場詐騙呢!幸好警方來的及時,要不然理賠金沒有拿到,我卡里的4500元也要被騙走了。”李女士感慨道。
“天上不會掉餡餅,網購訂單的賠付是由官方人員處理,并自動返回您的個人賬戶的,凡是要您提供個人重要信息及轉賬的都是詐騙!”民警現場向李女士宣傳了電信詐騙的類型、常見的手段及預防措施,提醒其增強防范意識、守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。(新疆和碩縣公安局/折樹艷)
(新媒體責編:caizhuo)
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人民交通雜志”/人民交通網,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,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。
2、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10-67683008
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:18701088869 商務合作:010-67683008轉602 E-mail:zzs@rmjtzz.com
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東鐵營順三條2號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:京B2-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:北京京師(蘭州)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
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-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京)字第16597號